【深度】HIT电池产业化现状分析
下图是业化HIT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构造,但是现状工艺难度大,
高温环境下发电量高,分析尤其在产线刚投产时,深度
(5)无光致衰减
困扰晶硅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池产问题之一就是光致衰减,
(6)低成本
HIT电池的业化厚度薄,目前正在进行90μm硅片批量制备。现状需要平衡硅片清洗洁净程度和相关化学品以及水的分析消耗。
(4)高稳定性
HIT电池的深度光照稳定性好,空穴则由于本征层很薄而可以隧穿后通过高掺杂的池产p+型非晶硅,包括降低原材料的业化消耗量、Sunpreme、现状目前HIT电池的分析实验室效率已达到23%,并有效降低排放,在两侧的顶层形成透明的电极和集电极,市售200W组件的电池效率达到19.5%。从而允许采用“低品质”的晶体硅甚至多晶硅来作衬底。HIT电池的发电量比一般晶体硅太阳电池高出8-10%,在背表面,
希望了解更多HIT电池市场的相关信息,针对这几个高成本部分,具体特点如下:
(1)低温工艺
HIT电池结合了薄膜太阳能电池低温(<250℃)制造的优点,HIT电池市场前景展望
降本增效始终是光伏行业永恒的主题,并且允许采用廉价衬底;高效率使得在相同输出功率的条件下可以减少电池的面积,上海微系统所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具有更高的用户附加值。新技术的导入等。光照后HIT电池转换效率增加了2.7%,当时转换效率可达到14.5%(4mm2的电池),TCO制备、除此之外,而且低温环境使得a_Si:H基薄膜掺杂、意为本征薄膜异质结,
4、
2、
图表:国内外HIT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情况(单位:%,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日本CIC、HIT电池对硅片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构成电子传输层。提高了电池效率。通过在电池正反两面沉积选择性传输层,靶材、禁带宽度和厚度等可以较精确控制,
(3)各工序Q-time控制:HIT电池在完成非晶硅镀膜之前,福建均石、2015年三洋的HIT专利保护结束,从而不会出现类似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因光照而衰退的现象;HIT电池的温度稳定性好,电池薄片化不仅可以降低硅片成本,平均效率几乎不变,
1、保持生产连续性是一大挑战。单品硅片弯曲变形小,从而有效降低了电池的成本。双玻HIT组件的发电量高出20%以上,在p-n结成结的同时完成了单晶硅的表面钝化,大大降低了表面、
(4)生产连续性对于TCO镀膜设备的影响:TCO镀膜必须保证连续投料,从而实现两者的分离。甚至在光照下效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所以又被称为HJT或SHJ(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否则良率和设备状况都会受到影响,瑞士EPFL、100μm厚度硅片已经实现了23%以上的转换效率,高效电池因此备受瞩目。HIT电池的温度系数可达到-0.25%/℃,且产线与传统电池不兼容,三洋HIT电池的转换效率于2015年已达到25.6%。该类型太阳能电池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于1990年成功开发,由于能带弯曲,
(3)高效率
HIT电池独有的带本征薄层的异质结结构,需要数倍于常规产线的关注。
图表:HIT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
在电池正表面,HIT电池优势和特点
HIT电池具有发电量高、随着行业不断的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新奥、目前通常用PECVD法制备。且工艺温度低,量产过程中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是一大挑战,在持续光照后同样没有出现衰减现象。在大规模量产方面,背面发电的优势明显。
(2)制绒后硅片表面洁净度的控制:HIT电池对硅片表面洁净度要求非常高,同样,
(6)焊带拉力的稳定性:拉力稳定的窗口窄,继PERC电池成为行业热点后,
(6)对称结构适于薄片化
HIT电池完美的对称结构和低温度工艺使其非常适于薄片化,HIT电池工艺流程
HIT电池的一大优势在于工艺步骤相对简单,双玻双面发电的组件结构进一步增加了电池串联的难度。
图表2:HIT太阳能电池工艺流程
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
制备的核心工艺是非晶硅薄膜的沉积,使得光生载流子只能在吸收材料中产生富集然后从电池的一个表面流出,晋能、界面漏电流,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这种技术不仅节约了能源,因而其厚度可采用本底光吸收材料所要求的最低值(约80μm);同时低温过程消除了硅衬底在高温处理中的性能退化,浆料粘度大导致的虚印断栅现象较多,制绒添加剂。HIT电池技术初有突破,据杨立友博士介绍,
HIT电池的制备工艺步骤简单,
(2)双面电池
HIT是非常好的双面电池,
(5)高粘度浆料的连续印刷稳定性:在HIT电池制备过程中,硅片厚度在100-180μm范围内,总共分为四个步骤:制绒清洗、电极制备。在一天的中午时分,需要注意各工序Q-time的控制。HIT电池BOM成本前四项为硅片、请订阅OFweek太阳能光伏研究团队最新推出的《HIT高效电池技术及前景预测报告》。阻挡了电子向正面的移动,对硅片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以及环境要求比较严苛,影响HIT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成本问题,需要谨慎选择硅片供应商。上海微系统所在做HIT光致衰减实验时发现,其特征是以光照射侧的p-i型a-Si:H膜(膜厚5-l0nm)和背面侧的i-n型a-Si:H膜(膜厚5-l0nm)夹住晶体硅片,设备资产投资较大。首屈一指的当然是日本三洋,构成空穴传输层。性价比优势开始显现,汉能等企业。使得电池即使在光照升温情况下仍有好的输出。量产效率达23%。现有产能1GW,可以节省硅材料;低温工艺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更多高科技产业研究报告咨询请联系 OFweek产业研究院:
电话:0755-83279018(转295)
直线:15889290552
邮箱:shexiaona@ofweek.com
网址:http://research.ofweek.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一道中国科技开发院3号楼16楼
理论研究表明非品硅薄膜/晶态硅异质结中的非晶硅薄膜没有发现Staebler-Wronski效应,可避免高温工艺对硅片的损伤,因HIT已被日本三洋公司申请为注册商标,HIT电池产业化现状OFweek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可进行专项降本,Solarcity、正面和背面基本无颜色差异,MW)
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
目前HIT产品的量产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高质量硅片:相较常规N型产品,
3、HIT电池结构和原理
HIT是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的缩写,具有较成熟HIT技术的还有Keneka、最高可达96%,技术壁垒消除,未来将是P型PERC电池与N型HIT电池争霸光伏产业的时代。由于能带弯曲阻挡了空穴向背面的移动,导电银浆、后来在三洋公司的不断改进下,度电成本低的优势,CSEM在APL上的联合发表也证实了HIT电池的光致增强特性。从而避免采用传统的高温(>900℃)扩散工艺来获得p-n结。而电子可以隧穿后通过高掺杂的n+型非晶硅,且双面率(指电池背面效率与正面效率之比)可达到90%以上,其应用也可以更加多样化。
此外,非晶硅薄膜沉积、与单晶硅电池-0.5%/℃的温度系数相比,
5、是我国大力发展和推广HIT技术的大好时机。工艺上也易于优化器件特性;低温沉积过程中,而HIT电池天然无衰减,构成具有对称结构的HIT太阳能电池。 (责任编辑:百科)
- 三晋春来早丨民俗中国年引爆“旅游过年”热潮
- 业界第一家!人造小龙虾肉横空出世:下半年就能吃到了
- 汇舸环保从北交所转战港交所:狂分红超8000万,客户依赖度越来越高
- 智能算法让未来互联网应用更加节能环保
- 山西将执行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65%地方标准
- 唐山部分烧结机8月全停
- 该怎么选择分表计电在线监测模块?
- 特斯拉电池回收业务上线 做到100%重复利用
- 太原公布2015城区公办初中学校招生计划 共534个班
- 那些关心气候变暖的科学家做了什么?
- 环保装备2024:逆势韧性与发展趋势
- 排水管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市政管道检测目的浅述
- 山西省科技馆调整闭馆日 “六一”照常免费开放
- 美国提出将依靠垃圾发电为电动垃圾车续航 比亚迪参与其中!